欢迎访问三亚市中医院

突出中医特色打造国际疗养游品牌

发表时间:2011-09-23 00:00

突出中医特色打造国际疗养游品牌

来源:院办公室

 

 2002年以来,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以特色促发展,充分利用三亚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中医疗养游”,通过加强与国外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目前已接待了多批国外游客,在海南形成了旅游观光、绿色疗养的产业链。目前,医院已配备40多个临床及医技科室拓展疗养服务项目,利用旅游资源,让游客感受到传统中医学“绿色疗养”的神奇魅力。

  在浩瀚无垠的南中国海之滨,在风光旖旎的临春河畔,在许许多多中外高官政要、平民布衣的心中,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她的美,不仅在于碧水蓝天、阳光海滩、花草缤纷、椰影婆娑,不仅在于一流的设施、精湛的医术、贴心的服务、如家的温馨,她的美,还在于仁心精术的态度、开放包容的胸怀、团结奋发的活力――她,就是三亚市中医院。

  三亚市中医院始建于1991年,2003年被批准为三亚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是一所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现代化综合性公立医院,为政府指定的医保及新农合定点单位,是广州中医药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远程医学站点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和海南医学院的教学医院,广东省中医院和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

  建院以来,医院秉承“仁心精术”的院训,竭诚为各界人士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保健服务,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医院荣获了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签发的“为中俄友谊作出贡献”奖状、俄罗斯联邦卫生和社会发展部颁发的荣誉状,并获得三亚市政府奖励金。同时,医院被定为对俄中医药协作组成员单位,被列为国家中医药服务贸易试点单位,被批准为“国际传统医药交流合作基地”。2007年和2009年,医院两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开创中医疗养 扩大海外影响  

  2002年以来,医院突出中医特色优势,充分利用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及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中医国际疗养游”,加强了与国外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与交流。

  2003年,是我国对海南实行航权开放的第一年,哈萨克斯坦副总理一行25人来三亚市中医院接受中医疗养,这是海南迎来的第一架专机。2004年10月,三亚市中医院与阿拉木图航空公司签订中医疗养包机合同,经国家民航总局同意,成为获批国外包机的首家医院。2004年11月4日,哈萨克斯坦中医疗养团115名客人乘坐包机抵达三亚市凤凰国际机场,接受了中医院十天的中医疗养服务。

  近几年来,医院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德国等国家政要进行过中医治疗,并受到他们的高度赞扬。其后,许多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政府高官也纷纷来三亚市中医院接受疗养。经过这些重要人物的口碑相传和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宣传,中医康复疗法和三亚市中医院在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地区赢得了很高的知名度,“中医国际疗养游”因此声名远扬。

  目前,已先后有奥地利、瑞典等国医学生来院参加中医针灸、推拿及传统中医药知识培训,医院已与俄罗斯、瑞典、奥地利、哈萨克斯坦等国家签订了中医疗养和带教合同,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2个大型医疗所签订了中医疗养联络协议,与俄罗斯石油天然气公司签订了疗养合同。2009年6月及2010年10月,医院应俄方邀请,派员随三亚市政府代表团前往俄罗斯考察,并与俄罗斯奥里普医疗中心达成医疗合作意向,现已获得市政府和省卫生厅的大力支持,即将与俄罗斯奥里普医疗中心开展医疗技术合作。2011年初,北京国际医疗中心(IMC)与三亚市中医院签订对俄医疗保健合作协议,将该院定为俄罗斯患者在三亚的医疗保健定点单位。2011年6月,医院与海南16(E6)网合作开通俄语网站,扩大对俄中医药交流窗口,宣传三亚市中医院“中医疗养游”概况以及在中医治疗领域的优势和地位。

  近三年来,医院已接待俄罗斯、瑞典、挪威、奥地利等国客人10余批,接待国外疗养包机10架次,累计接待和治疗外宾20000余人次。

  坚持中医特色 服务国际交流  

  近几年来,医院精心组织中医专家,为友好国家因恐怖事件和动乱而受到身体和心理伤害的儿童提供康复治疗,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搭起了国际友谊的桥梁,传递了“无国界”的大爱。

  ――2006年和2008年,三亚市中医院受国家卫生部委托,成功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俄罗斯别斯兰恐怖事件中两批受伤儿童做中医康复治疗任务,受到俄罗斯联邦政府总理和卫生部的嘉奖,大大提高了三亚市中医院的国际知名度,为中医走向世界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2008年7月4日,拉佐夫大使在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将荣誉状授予三亚市中医院后当众宣布,为感谢中国为20名别斯兰恐怖事件受伤儿童进行精心治疗,俄罗斯联邦政府决定邀请2000名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前往俄罗斯疗养。2010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访问俄罗斯期间,专程考察了曾接收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生疗养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洋”全俄儿童中心,并宣布,中国政府将邀请1000名俄罗斯中小学生到中国参加夏令营活动,这也使得中俄友谊之树更加牢牢地扎根在孩子们心中。

  ――2010年6月,吉尔吉斯斯坦发生骚乱,对当地儿童造成较大心理影响。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哈萨克斯坦提出由中、俄(罗斯)、哈三个较有实力的成员国邀请吉儿童到我国疗养。吉尔吉斯斯坦是我国重要邻国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经国家领导人指示,邀请50名儿童来华进行为期约两周的疗养,并由卫生部负责相关接待工作。鉴于三亚市中医院在接待两批俄罗斯别斯兰恐怖事件受伤儿童康复疗养工作中的出色表现,卫生部再次委托该院承担50名吉尔吉斯斯坦儿童来华中医康复疗养的任务。

  为落实中央领导指示,为外交事业作出新的贡献,医院以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协调相关部门,精心准备,制订了完善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以针灸、推拿、内服中药为主,并安排吉方儿童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确保了吉儿童来华疗养活动圆满成功,取得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效果。外交部和吉尔吉斯斯坦驻华使馆特意向医院发来感谢信,并建议三亚市政府对医院进行表彰。2010年底,外交部就卫生部圆满完成吉尔吉斯斯坦儿童疗养任务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去感谢信,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批示中提到:请高度关注中医药在服务国家大外交战略中的重要作用,请向三亚市中医院表示感谢,并认真总结他们的经验。

  把握时代脉搏 实现跨越发展 

 

  近几年来,三亚市中医院依托得天独厚区域优势,把握与时俱进的发展良机,凝聚跨越发展的强劲活力,以鲜明的特色和突出的业绩,服务于国际交流,赢得了社会的普遍赞扬,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到三亚市中医院调研,鼓励该院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并扩大对外影响力,做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着力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2009年,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到三亚市中医院视察,对该院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他指出:三亚市中医院紧紧围绕建设国际旅游岛和国际滨海旅游城市的大局,走出了一条坚持中医药特色、弘扬中医药文化以及加强国际中医药传播,具有海南特色的中医发展道路,这样的发展经验、发展模式值得借鉴和学习。

  医院通过开展系列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在国内外尤其是在俄罗斯享有很高的美誉,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宾前来三亚旅游疗养,带动了三亚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三亚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三亚市中医院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新院从无到有,科室从小到大,服务能力从弱到强。

  为支持该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家下拨中医药专项基金600万元、制剂研发设备款100万元;三亚市政府拨地45亩建设新院,一期工程(门诊楼、骨伤住院楼)投资8002万元;二期工程(住院大楼、中药制剂楼、行政后勤楼)投资8286万元;三期工程“三亚国际友好中医疗养院”(10月份即将开工建设)投资近1.7亿元,并在疗养院里设立中医国际疗养旅行社。

  经过几年的发展,医院职工人数从100余人发展到如今的400余人(扩编后将达到850人),病床从200张增加到现在的500张,三期工程建成后还将增加疗养床160张,共660张床位;达到三级甲等医院标准,目前已拥有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62名,博士5人,硕士近50人,并将继续引进一批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设立了40多个临床及医技科室,并拥有中医特色专科13个,其中骨伤科为国家重点专科,脾胃病、中风病为省重点专科,针推科为省知名专科。

  医院目前拥有1.5T核磁共振、高端数字化平板血管机、16层螺旋CT、DR、SC2000高端心脏彩色多普勒、数字胃肠及钼靶机、多功能全身彩超、腹腔镜、三维牵引机、C臂X光机、经颅多普勒、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激光治疗机、自动中药煎药机等一大批系列先进设备,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建立高端远程医学中心(含远程会诊、远程教学、远程手术指导等)。

  坚持“中医药特色,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以外促内,内外结合”的发展模式,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合作,三亚市中医院走出了一条“以旅游城市为依托,以中医特色为根本,加强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全面发展”的成功路子。我们相信,这朵特色鲜明、成就卓越的医药奇葩将在南国大地开得越来越鲜艳!(刘德喜)


分享到:
地址:海南省三亚市凤凰路106号      电话:0898-88275345
友情链接:     三亚市中医院             全国名中医萨仁传承工作室              三亚市名医陆江涛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