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心电图检查?发表时间:2014-04-17 00:00 如何选择心电图检查?
来源:治未病中心
心电图是常规体检项目,但有些患者每次到医院做心电图时,检查结果都很正常,可一回到家没多久,胸口又开始堵得慌。于是,有患者怀疑:难道心电图也不见得准? 对此,专家提醒说,心电图分为好几种。只有针对个体情况选对检查方式,才能减少漏诊的几率。以下是几种不同方式心电图的对比: 1.普通心电图:只记录某一时段的心脏“动静”,体检时最常用。 2.24小时动态心电图:日夜跟踪心脏“动静”、记录时间长,能提高对不定时发生的心慌心跳、尤其是一过性心慌心跳及短暂的胸闷心痛发作的检出率。 3.运动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马上做,能观察心肌有无缺血的现象,但一般老年人或体弱者不建议做这项检查。 选择检查越贵越保险?其实体检项目只有适当与否, 没有“贵贱”之别。 三种心电图检查的利弊 普通心电图检查:临床运用已一百多年,技术成熟,成本低廉,普及面广。这种检查基本上能随到随做,而且检查费用便宜,十分快捷。普通心电图常规可做12个导联,甚至还可根据需要加做附加导联,因此能较全面地反映心脏不同部位的情况。 疾病发作期间或持续性的异常心电信号,仅普通心电图就足以反映患者的心脏情况。但对不定时发生的情况多数显得“力不从心”,因为它收录到的仅为患者安静平卧时1~2分钟左右的心电信号,在非发作期易产生“漏”诊,也就是“命中率”有限。 动态心电图检查:目前使用的动态心电图多为3导联同步记录,仅能反映心脏局部的心电波变化,并不能完全同步观察到心脏各部位的情况,对发病部位定位有一定难度。能连续记录到被检者日间和夜间时段的心电活动情况,虽然贵些,但信息量大,可以说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偏差”的心电波,从而弥补普通心电图的不足,大大提高对不定时发生的心慌心跳,尤其是对一过性心慌心跳及短暂的胸闷心痛发作的检出率,包括人们“毫无感觉”――即无症状的异常心电波变化也能被“揪”出来。 运动心电图检查:一般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马上做,以观察心肌有无缺血的现象,是发现早期冠心病的一种检测方法,但该检查禁忌症较多,一般老年人或体弱者不建议做此项检查。 |